畢業學校: 淡江大學 國際企業學系 考取學校: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正取) 清華大學IMBA(正取) 成功大學AMBA(正取)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正取) 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正取) 甄戰學習顧問中心-確立目標,改變未來 由於過去有一些求職經歷,從學生時代爭取實習、畢業求職到轉換工作,期間累積了不同時期的履歷,每一個階段的自己都有不同的優勢,履歷的亮點也有所不同,而面對研究所推甄,就是要將學生時代的獎學金、社團幹部、實習經歷,到職場中的工作挑戰及實際戰績都呈現出來,但篇幅有限,要挑選哪些部分呈現,是主要的關鍵。推甄與求職的不同在於各大MBA都是要找有潛力的未來專業經理人,注重的是邏輯、整合、領導的特質,應以這個角度來選擇你所要呈現的自己。 甄戰學習顧問中心-寫出個人書審特色 有別於一般求職的制式格式,我以故事性的方式呈現自傳,附上各種照片、圖表,並特別注重版面閱讀的舒適度,共寫了五頁。章節安排如下:個人簡介,包含個性、家庭、報考動機;學習背景,涵蓋就讀兩種系所的學習經歷;課外學習,描述擔任社團幹部經驗、營隊及研習營等籌辦歷程;企業實習,包含不同屬性的實習經驗;工作經歷,附上特殊事蹟的整理圖表。 接下來的讀書計畫,包含入學後的規劃及研究計畫。入學後的規劃,要盡可能地先對各系所的教學重點、特色課程、師資及學校資源等有詳盡的認識,再設想自己錄取後要展開的學習計劃以及原因,規劃動機及未來發展的連結;而研究計畫是最痛苦的部分,由於寫的是與工作領域相關的人資議題,報考的學校又有多位人資領域的教授,因此我要求自己必須寫出一定的深度及專業度。首先,研究議題的選擇就是一大難題,最好選擇本身熟悉的議題,已經有自己的見解,再加入世界最新的趨勢,題目訂好以後,就可以到國家圖書館尋找相關論文,過程中會發現臺灣論文品質參差不齊,所以要多看、多比較,選擇幾本不錯的仔細研讀,了解架構安排及撰寫脈絡後,訂定自己的研究計畫大綱,並找資深、專業的朋友討論,接著廣泛閱讀網站、雜誌等,每天下班到咖啡廳,一點一點的完成研究計畫。 最後是附錄內容,由於我沒有參加過比賽,也沒拿過幾次獎學金,所以附錄內容只放語文證照、實習主管推薦函、獎學金獎狀、社團證明和研習證明等。 在撰寫書審資料的過程中,甄戰學習顧問中心提供了已錄取學生的備審資料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