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rs 統計「企業最愛大學生」背後?
2017年,兩千大企業最愛用的大學生(意見調查排行),早在二月份即出爐,成功大學今年反超台大,重新坐回第一名的寶座,台灣大學以第二名之姿,仍傲視群雄。技職體系則有台灣科技大學位於第五名、臺北科技大學僅追在後,名列第六。私校則由淡江大學領軍,位居第九,逢甲大學落在第十一名。
從1997年起,天下文化底下的《Cheers》雜誌每年會依據《天下》2000大企業調查,發放問卷,對「人資主管」進行一系列的調查,作為「企業是否喜愛XX大學的依據」。自茲以降,第一、第二名都由台大、成大兩手學校包辦;清交則是長年位於第三、第四的名次。後面的學校則是偶有變動,只是每每調查出爐,引起媒體一遍報導,但背後隱藏的數據,是不是真正具有價值,則需要我們多多探討。
不過在開始探討之前,我們還是來看看今年的排名究竟為何吧?
2017年2000大企業最愛大學生總表
17排名 | 學校名稱 | 16排名 | 排名增減 |
1 | 成功大學 | 2 | +1 |
2 | 台灣大學 | 1 | -1 |
3 | 交通大學 | 3 | - |
4 | 清華大學 | 4 | - |
5 | 台灣科大 | 8 | +3 |
6 | 台北科大 | 5 | +1 |
7 | 政治大學 | 6 | -1 |
8 | 中山大學 | 7 | -1 |
9 | 淡江大學 | 9 | - |
10 | 中央大學 | 10 | - |
11 | 逢甲大學 | 11 | - |
12 | 中興大學 | 15 | +3 |
13 | 中正大學 | 14 | +1 |
14 | 高應科大 | 16 | +2 |
15 | 輔仁大學 | 13 | -3 |
企業最愛私校Top 15
排名 | 學校名稱 | 總排名 |
1 | 淡江大學 | 9 |
2 | 逢甲大學 | 11 |
3 | 輔仁大學 | 15 |
4 | 中原大學 | 16 |
5 | 東吳大學 | 18 |
6 | 元智大學 | 20 |
7 | 東海大學 | 25 |
8 | 朝陽科大 | 27 |
9 | 銘傳大學 | 28 |
10 | 南台科大 | 30 |
11 | 龍華科大 | 31 |
12 | 文化大學 | 33 |
13 | 實踐大學 | 34 |
14 | 世新大學 | 35 |
15 | 文藻外大 | 36 |
企業最愛技職體系Top 15
排名 | 學校名稱 | 總排名 |
1 | 台灣科大 | 5 |
2 | 台北科大 | 6 |
3 | 高應科大 | 14 |
4 | 雲林科大 | 19 |
5 | 第一科大 | 22 |
6 | 虎尾科大 | 24 |
7 | 屏東科大 | 26 |
8 | 朝陽科大 | 27 |
9 | 勤益科大 | 29 |
10 | 南台科大 | 30 |
11 | 龍華科大 | 31 |
12 | 台北商大 | 32 |
13 | 文藻外大 | 36 |
14 | 台中科大 | 37 |
15 | 高雄餐旅 | 38 |
調查母體的誤導
每每《Cheers》說到這是最具歷史權威的調查(歷時最久、最客觀、最權威;引用自博客來2016大學指南),但看到文末做後面他調查之母體,便感到分外存疑。首先他僅對「人資主管」進行問卷調查。沒錯,人資是管理一間公司的人力資產,應對員工有十足的了解,但一般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員工應會認同一線主管,最常實際接觸到員工,如此評斷應更加公允,另外,又是誰來對主管、員工進行不同的評比?
第二可以看到歷年來抽樣標準和結果不一致,2017年對2000大企業發放1,886份問卷,僅回收840份;2016年則是發放了2,105份,回收884份,可見有超過一半的企業對此份調查是不感興趣的(分別回收率是44.5%和42%),再者各大企業員工數不同,產業不同,會聘請到的員工學歷專長本就各自不同,若今天拿兩千大企業營收最多的鴻海發放一個問卷,與營收僅鴻海0.02%的南京資訊來比較,同樣一個問卷,其可代表的員工數樣本就相差甚巨,在Cheers的調查裡,並無看出對各企業員工人數比例的調整。
第三則是2000大企業產業分佈不均,一般服務業較難在2000大企業中體現,然而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統計,105年中,服務業占GDP的百分之63.15%,就業人口更是高達59.17%;2000大企業中,製造業與服務業企業數比約為 2:1,光是如此不符合就業人口數的比重,調查人資想要知悉不同大學之大學生是否被企業喜愛,實在要抱存著很大的問號。
變項之操作性定義不清
Cheers調查指出2017年度,成大擊敗台大的關鍵在於「學習意願強、可塑性高」及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兩個指標取得領先,但其實九項Cheers設定的指標中,共有六項是由台大領軍,再者這些指標如「具有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學習意願強、可塑性高」或「具有創新能力」等是如何在不同的人資主管下有一定的評量系統,得出的結論,還是僅是依照經驗法則,感覺管理得出的答案,而產生這份量表?
在社會科學研究裡,要進行量化研究,最重的便是操作性定義要設定清楚,將抽象的概念變成可測量的構念。舉例來說,溫度就是一個很簡單可以被測量的方式,聰明才智則否,於是科學家們便找出一系列的方式來測驗人類的聰明程度,最後有許多測量IQ的方法,但不會是簡單的給出排名(非直接、間接觀察可以得出結論)。依照這九項標準,Cheers若沒有給出一明確的操作性定義,讓各企業人資主管依著過往經驗評斷,這份報告之效度、信度皆蕩然無存。
與大眾認知、國際評鑑組織結果不吻合
社會科學調查,若是與普羅大眾認知不批配,那麼一定要具備非常可靠的證據,雖說許多私立學校在學術、辦學的努力是不可否認的,但台灣普遍建立的「四大、四中」等學校的排名依舊是根深蒂固;就連之前新聞上有人冒名使用清大碩士畢業學歷冒領高薪(新聞連結)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若以國際評鑑大學的組織來看,QS有明確的依據:「學術聲望」、「雇主評比」等指標做評鑑,2017年結果,台灣僅8校列入前400大,依名次分別為台灣大學(68)、清華大學(151)、交通大學(174)、成功大學(241)、台科大(243)、陽明大學(308)、師範大學(310)、中山大學(395);另一個權威的評鑑機構THE(Times Higher Education),則依照「教學」(學習環境,25%)、「研究」(論文數量、經費、名譽,30%)、「引用次數」(研究影響力,30%)、「國際表現」(員工、學生、研究員,7.5%)、「收入」(智財轉換,7.5%)等五項標準作為評斷,2017進入亞洲百大的學校分別是:台灣大學(27)、清華大學(33)、交通大學(39)、台科大(41)、成功大學(47)、中國醫藥大學(67)、師範大學(88)、台北醫藥大學(91)、中山大學(99)。
將這三項評比結果簡單列於下表:可以發現前面幾間學校除了成功大學、台北科大被拉高外,其他差距不大,但明顯企業最愛少了幾間像是師範大學、台北醫藥、中國醫藥大學等,可能是因為師範大學畢業多進入教師工作,而醫藥大學則進入醫院,不在2000大企業之故。QS和THE評鑑就有較高的關聯性,且較符合一般社會期許。
各項指標排名
排名 (台灣) | 企業最愛 學校名稱 | QS學校名稱 (世界排名) | THE學校名稱 (亞洲排名) |
1 | 成功大學 | 台灣大學(68) | 台灣大學(27) |
2 | 台灣大學 | 清華大學(151) | 清華大學(33) |
3 | 交通大學 | 交通大學(174) | 交通大學(39) |
4 | 清華大學 | 成功大學(241) | 台科大(41) |
5 | 台灣科大 | 台科大(243) | 成功大學(47) |
6 | 台北科大 | 陽明大學(308) | 中國醫藥大學(67) |
7 | 政治大學 | 師範大學(310) | 師範大學(88) |
8 | 中山大學 | 中山大學(395) | 台北醫藥大學(91) |
9 | 淡江大學 | - | 中山大學(99) |
10 | 中央大學 | - | - |
11 | 逢甲大學 | - | - |
12 | 中興大學 | - | - |
13 | 中正大學 | - | - |
背後的文章--學校的廣告素材
另外幾個有趣的發現,較不具有科學根據,但是可以從Google輕易得出結果。使用「無痕搜尋」不難發現許多技職、私校,會以「企業最愛大學生」的榜單作為廣告的素材,將每年結果貼在學校官網、甚至發表新聞稿大力推播。反觀也名列前茅的台大、成大等學校,幾乎沒有找到學校自行發布之新聞,反而只有QS或THE排名的訊息。若要由此推斷什麼結論就太過直接,希望各位可以發揮研究生的批判思考,一起來作一些推導,而不要被「簡單的數字」給呼嚨了。
希望這篇文章帶給大家一些思考衝擊,當然也希望有正、反面的意見反饋,因為那才是真正的「研究生」精神,對事物要抱持著懷疑、批判的思考,真正在做研究時,才能解決人類的問題而得到貢獻。Cheers這份報告也不能說是毫無貢獻,後續的「與五年前相較,社會新鮮人帶給企業管理的挑戰是?」或「企業針對人力缺口具體作為?」都還是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因為提昇自我價值,加強專業知識等,不正是我們要繼續攻讀研究所目的嗎?而誰會在意見調查時不將自己的目標設定更美好,講更好聽的話,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希望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意見回饋給我,讓我們看這份報告,到底還有什麼問題吧?
TKB 大碩金榜課程: 了解課程
延伸閱讀:《研究生進退維谷的兩難》
希望各位準研究生(或是研究生、大學生們)能在閱讀本文的時候有些見解。有些事情提早知道、規劃,會讓你這兩年或是接下來的人生裡,少走很多冤枉路,真正的透過研究所的歷練,將自己培養成Top 2%的人才,而非就是求得那張畢業的文憑,到頭來去不知道自己這兩年汲汲營營究竟是為何辛苦為何而忙。文章不得不說有點長,不如在晚上睡前靜下心來慢慢讀完,絕對對你會有幫助!......看更多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