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中帶軟、軟中帶硬、抽象概念多於實體製作,計算機組織與結構比想像中要軟多了。
*計組計結準備要點
計算機組織與結構是準備報考資公所、電子所與電機所等相關系所常考的項目。本科目注重於計算機的建構原理與效能評估,在準備上如果有硬體的基礎念起來會比較輕鬆。若無硬體基礎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因為本科目是以邏輯這個層次所提供之零件來建構計算機,因此也未必須要太多硬體背景才能讀的好,再加上本科目範圍明確,所以反到容易準備。而且準備計算機組織與結構能夠考的學校又多,因此上榜的機會相較於其他組別大一些。
計算機組織與結構是一門非常有系統的科目,課程內容由建構計算機的規格—指令集開始介紹起,接著根據規格建構出多種功能一致但效能不同之計算機。內容緊湊且環環相扣,中間一個細節若沒搞清楚後面將全盤皆墨。所以在準備上得注重課程前後的關聯性,切不可任意跳躍選讀,務必立球觀念之貫通。概念搞懂了再配合考古題反覆練習,若能謹守此原則,考試必能輕鬆應付游刃有餘。
一般而言,數位邏輯為計算機組織與結構之先修課程,有極少部分的學校會在這門考試科目中夾帶出現數位邏輯相關題目。(以97年為例,國立大學資公所就只有清華與中山各出了一、兩題。)雖然數位邏輯佔計算機組織與結構科目分數的比例並不高,但也不免為同學帶來困擾,若要花時間做準備,畢竟這也是一個完整個課程,也要浪費不少時間,而且考的學校很少,投資報酬率偏低。
因此這個部分報考資公所的同學可以自行斟酌,評估一下是否要花時間在數位邏輯的準備。不過有一些系所像是台大電子所直接指定的考試科目就是數位邏輯,另外像交大電控及交大電信所其考科就明確規定為數位邏輯+計算機組織,若報考這些系所就得全心準備數位邏輯了。
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勤做一些考古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做考古題不但可以檢驗同學對課程內容的了解也可以培養實戰的經驗,畢竟考古題是真正的考題,而且很多考古題也會成為將來的考題。同學在剛開始寫考古題的時難免會有挫折感,其原因多半是對考題題型的陌生,這種情況會隨著考古題的量做多了而消失,甚至也可訓練出一定的解答模式,最後更會發現其實各校考來考去的就是那幾種題型而已。
用書的選擇是準備考試的第一個步驟,不同的書即使在描述相同的概念,其說法、術語、所強調的重點也不一致,以非考試用書的內容為依據作答即使觀念對了也拿不到應得的分數,如此甚之可惜。不僅浪費時間也白費力氣了。國內絕大多數的學校皆採用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The hardware/sofgware Interface (俗稱算盤本,因書的封面有一只算盤)這本書做為教材,因而此書也可以說是計算機組織與結構的聖經,只要熟讀此書並勤做考古題一定能有很成績,同學一定得用對版本才不會白費力氣。另外,在數位邏輯方面若是考資工所,Mano的Digital Design就已足夠應付。若考電子所或電機所光念Mano這本書是不夠的,如果你要報考台大電子或交大電控、電子、電信等系所,Roth的Fundamentals of Logic Design才是首選。
最方便的學習方式就在TKBTVT雲端學習,走到那裡都可以學習,365天學習不中斷。
研究所題庫班:考前衝刺最佳利器,上榜率激增! 買一送一特惠中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