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09的文章

EMBA都是那些人在唸?為什麼一定要唸EMBA?

EMBA 都是那些人在唸?為什麼一定要唸 EMBA ? 號稱「中國最昴貴」的教育學費又開漲,清華大學 EMBA 上漲四萬元人民幣,變成二十九萬元。一位浙江的企業主如是說,付多少錢不要緊,在這裡拿到商業人士最看重的人脈資源,才是最重要的。   這位浙江幫的企業主說,在這裡,你會和中國局級幹部、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在東南亞或者中國的 CEO 、中國的民營或者是股份制企業家,成為同學…這樣的機會,只有在名校開辦的 EMBA 班才能遇見。 資料來源 : 工商時報 2007/3/1 A5 版  

研究所考試【航太所】考試資訊

航太所簡介 自古以來人類的夢想,就是期待能有朝一日,在蔚藍的天際中展翅高飛,這樣的願望在 1903 年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後,正式宣告實現,並且花不到百年的光景,人類更是進入太空,開啟另一個新的紀元!飛機可說是 20 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人們也越來越仰賴飛行載具,航太工程領域的人才需求,便因此孕育而生!航太工程便是整合相關科技後,運用到飛行載具上的一門學科,是高科技工業的根本工程;除了航太帶給交通上的革命性發展之外,延伸出的國防武器、衛星工業等,都是航太工程的範疇,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代,可說高級的航太工程人才,其發展是無可限量的。 -- 系所領域 -- 航太所研究領域概分為: ( 一 ) 流體力學與空氣動力學、 ( 二 ) 燃燒熱傳與噴射推進、 ( 三 ) 結構與材料、 ( 四 ) 導航與控制、 ( 五 ) 太空系統工程、 ( 六 ) 微機電系統、 ( 七 ) 奈米技術、 ( 八 ) 其它跨領域之研究等,以培養航太人才相關的設計、分析、執行等專業知識能力,目前航空公司持續需要專業的航太人才加入,政府也正大力推動航空產業,以及兩岸三通後市場擴張所帶來的商機,都是航太所未來具有前瞻性的指標。 -- 學界熱門 – 目前約計有九間學校設有航太所,設立學校之屬性從國立大學、私立大學、科技大學、技術學院,一直到國防大學皆有設立,可說航太所仍是學界不可忽視的重要領域,航太所也區分出以下不同的系所定位,包含太空科學、航空與電子科技、民航研究、飛機系統工程、航太機械工程、航太系統工程等,同學在報考航太所的同時,則需多加留意,以找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系所。 -- 考情新知 -- 在最新考試情報方面,航太所的考試以筆試為主,加上航太科技所接觸的資訊多為英文,因此加考英文變成為目前應考的最新趨勢,部分學校英文不予計分,但要求考生必達到最低門檻才有錄取資格,部分學校則是將英文列入考試成績,用加權方式與專業科目成績來計算考生的總分。無論如何,由加考英文可知,目前的學校與產業界對同學英文能力重視的程度,同學不可不慎。 此外,航太所在入學考試方面,幾乎有一半的系所加入口試測驗,同學在面對面試官時,需要表達清楚為何想進入航太所的原因,以及未來進入航太所之後的研究方向,更要對目前最新的航太科技發展與動態有所了解,才能在一次次的口試中,獲取面試官的青睞。 而各校為爭取優秀學生前往就讀,無論是國立或...

在職專班的口試都考什麼?

  在職專班的口試都考什麼? 1.         為什麼要考本系所? 2.         你是否還有報考其他學校? 3.         唸完本系所對你個人在未來工作上會有什麼幫助及發展? 4.         自我介紹 5.         過去從事工作概況 6.         未來想從事什麼工作 ( 在工作上想要有怎樣的成就 ) 7.         在唸完本研究所後,工作上自我希望有怎樣的調整 8.         你為什麼要來報考本系所?請問你對本系所了解多少? 9.         唸完 EMBA 後有什麼展望和計畫? 10.     你現在最關心的是什麼事? 11.     當家庭與事業發生衝突時,你會如何化解兩者的衝突? 12.     請問你若順利考取本系所,你的研究方向為何? 13.     今天工商時報的頭條是什麼? 14.     這一期的商業周刊的標題是什麼? 15.     自我介紹之後的問題多半由「自我介紹」的內容中出題。 16.     請問你為什麼想要繼續唸研究所? 17.     請問你服務的公司環境為何? 18.     請敘述自己個性的優點及缺點。 19.     請問你對本所的師資陣容,課程內容有多少...

研究所考試【多媒體所】考試資訊

多媒體所簡介 在現今數位科技的蓬勃發展中,網際網路與多媒體與人類的關係早已密不可分,巨大的數位化革新,早已對文化、藝術、教育、娛樂等方面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且也創造了無數的商業價值,而造就出多媒體數位資訊產業;多媒體研究所,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孕育而生;多媒體所的學生除了必備的資訊能力,還須同時對傳播知識、美學文化都達到一定水準,才能完整呈現精緻的數位內容,因此多媒體所可說是一門跨領域的學門。 -- 系所領域 -- 目前盛行的多媒體研究所,包含了資訊、傳播、設計等跨領域組合,因此各學校所著重的領域便不相同。例如以資訊為出發點的學校,便著重在網路通訊與多媒體的部份,考試科目與傳統資訊工程類所考科相近,畢業後之就業也偏重在資訊多媒體的設計與製作方面;而以傳播為出發點的學校,則將多媒體類所依附於傳播學院底下,考試科目大多包含傳播概論;以設計為出發點的學校,則會要求過去作品成果的書面資料審查;因此雖然皆屬於多媒體研究所,但同學仍須多留意系所屬性,才能順利進入自己屬意的系所就讀。 -- 學界熱門 -- 由於多媒體是一門跨領域的學門,因此多媒體所在不同的學校,隸屬的學院便會有所差異,例如台大的 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隸屬於電機資訊學院, 實踐大學的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隸屬於設計學院,台藝大的 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 則隸屬於傳播學院,可知多媒體所跨領域之特性,包含數位遊戲、影音多媒體設計、網路多媒體設計等五花八門百花齊放之盛況。 -- 考情新知 -- 多媒體所屬於產業實用導向,因此多媒體所除了依照各系所著重的發展領域訂定考科外,特別強調書面資料審查部分,以了解同學對多媒體的基本能力與知識,因此報考多媒體所的同學須特別留意此部份,方能增加上榜機會。 加考英文為目前應考的最新趨勢,部分學校英文不予計分,但要求考生必達到最低門檻才有錄取資格,部分學校則是將英文列入考試成績,用加權方式與專業科目成績來計算考生的總分。無論如何,由加考英文可知,目前的學校與產業界對同學英文能力重視的程度,同學不可不慎。 而各校為爭取優秀學生前往就讀,無論是國立或私立之研究所,紛紛都祭出了高額獎學金,可見各個學校無不為爭取優秀學生卯足全力!獎學金是吸引考生前往就讀的誘因之一,有興趣的同學別忘了多留意各校的最新獎學金資訊囉! 就業分析 此類研究所分為: (1) 傳播管理 (2) 資訊傳播。分述如下: (...

研究所考試【物理所】考試資訊

物理所簡介 物理是科學的根基,因此有「宇宙萬物的道理」之稱;在十六、十七世紀時,伽利略、牛頓等人以力學為基礎,將一些自然法則使用數學語言表現出來,成為古典物理之基礎;在二十世紀後發展出量子力學與相對論,而衍生出所謂的近代物理。近年來,由於科技不斷精進,因此擁有物理學問之人才便受到產業界的青睞,紛紛受僱至第一線從事研發性質的工作;培養高階的物理專才,便成了物理所重要的使命。 -- 系所領域 -- 在不同的衍生領域中,身為科學基礎的物理,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各大專領域也將物理所大致分為純粹物理與應用物理兩大方向,包含材料物理、固態物理、計算物理、精算物理、非線性物理、天文物理、光電物理、奈米科技、生物物理等,可知物理的應用範圍極為廣泛。舉例而言,光電產業近年來被台灣列為兩兆雙星產業之一;奈米科技主要為研究奈米粒子的操控,進而被各大產業所應用;生物科技則是近十年來新興的研究方向,透過物理創造生物科技知識,主要探討內容為有機薄膜物理、分子和細胞生物物理等問題。 -- 學界熱門 -- 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中指出,至民國 96 年學年度為止物理所博碩士班之在學研究生,已經超過 1600 人,可見目前已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物理基礎科學的重要性,在學界的基礎培植上也自然便見分曉,由於物理是科學基礎,因此由物理即可衍生出各種應用科學領域,大專院校也藉由物理的基礎,連結整合到其他跨領域的研究上,發展出更多新興的物理應用,因此物理研究所在學界上,仍持續保有一席重要之地。 -- 考情新知 -- 由於物理所底下通常會細分多種組別,因此同學在報考物理所時,則要視報考組別的不同,而調整考試科目之準備方向。而有些物理所會依附其他名稱,如台大「天文物理所」、陽明「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交大「電子物理學系」等,雖然皆為物理領域,系所名稱卻五花八門,其實不同的系所名稱皆代表該系所各自的發展方向,同學在報考之前可得先弄清楚該系所屬性,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系所。 此外,由中央、清華、交通、陽明四校所組成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已開始展開運作,考生只要一次報名、一次筆試,就可以同時擁有選填多個校系所別做為就讀志願的權利。雖然這四校之研究所考試採行聯合招生制度,但各校仍保有獨自招生之名額,而每年招生規則也會有所調整,同學必須特別留意簡章及網站的最新公告。 而各校為爭取優秀學生前往就讀,無論是國立或私立之研究...

我是唸外文系 我適合跨考MBA嗎?

其實所有的人都適合來唸MBA,如果你在大學唸的是一個非企管相關科系的同學,建議你可以選擇MBA當你人生另一個專業,試想如果你有兩個專業,當你去求職時,老闆會想要單一專業的員工還是要錄用"雙專業"的員工,由其是外文系的同學,如果你能再增加一個"MBA"的加持,相信在職場上你可打敗許多的競者,因為大部份的MBA畢業的學生最缺乏的就是"語言力"。到此,外文系的同學,如果你在研究所不想唸外文所的話,相信MBA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研究所轉考、跨考看這裡!                       快速取得面試、英語優勢看這裡!                        

<<梅迪奇效應2>>.螞蟻高速公路

資料來源:《梅迪奇效應》, Frans Johansson ,商周出版,劉真如譯。 P.202~P.204 一九九○年代初期,聖大菲研究所在新墨西哥州舉行研討會,法國電訊公司 (France Telecom) 的研發工程師柏納波 (Eric Bonabeau) ,跟研究社會性昆蟲的生態學家特勞拉斯 (Guy Theraulaz) 見面,他們談到螞蟻怎麼找食物。十年後,根據這次談話發展出來的技術,協助油罐車司機在瑞士阿爾卑斯山區規劃路線。到底覓食的螞蟻、瑞士油罐車司機和電訊工程師之間,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   螞蟻能夠找到最快的路走到目的地,人卻經常走比較遠的路,螞蟻怎麼辦到的 ? 很多種類別的螞蟻都會派出特殊的覓食螞蟻,沿著大致隨機的路線,去找食物,每一隻覓食螞蟻努力尋找食物時,都會放出一種費洛蒙,費洛蒙具有吸引其他螞蟻的特性,味道越強,吸引的螞蟻越多。在蟻窩與食物之間找到最短捷的螞蟻,會留下味道最強烈的路線,因為這隻螞蟻比較快回到蟻窩。比較濃的味道進而促使其他螞蟻選擇這條路線,久而久之,就變成主要的費洛蒙路線。最後,靠著蟻群的集體行為,最快的路線就出現了,創造出覓食螞蟻可以有效攻擊食物來源的高速公路。   柏納波聽到特勞拉斯這樣解釋時,靈光大大的閃現,「不但是因為我終於了解小時候野餐時,為什麼螞蟻能夠這麼有效地搶吃我的三明治,讓我這麼困擾的原因,也是因為我發現其中跟電腦運算有一種強而有力的關係。」結果蟻窩的生活跟人類世界的其他問題有關係,柏納波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突然間,他了解兩者應該怎麼建立關係。   他說:「回到法國電訊公司後,我開始研究怎麼把這個螞蟻的比喻用在路由上 ( 按:在網路上要讓一部電腦通往另一部電腦,必須有一種機制來「描述」如何從某一處到另一處。這就是所謂的路由〔 Routing 〕 ) ,路由是電訊系統常常碰到的問題,電訊系統需要路由,然而因為大部分大型的通訊網路為了成本效益的關係,沒有隨時完全連接,因此訊息必須在網路中導引,才能達到目的地。我發現,讓虛擬的螞蟻在網路的中心或路由器上,留下虛擬的費洛蒙,訊息利用路由的情形就可以達到最佳化。」   研究所轉考、跨考看這裡!                   ...

<<梅迪奇效應1>>.不用空調的大樓

資料來源:《梅迪奇效應》, Frans Johansson ,商周出版,劉真如譯。 P.7~P.9   對生態有興趣的建築師皮爾斯 (Mick Pearce) 接下了一個有趣的挑戰,要為保險與不動產集團老共同公司 (Old Mutual) ,建造一棟空調設備,卻又漂亮、合用的辦公大樓,問題是這棟大廈要蓋在辛巴威首都哈拉雷 (Harare) 。   表面看來,這個任務似乎很荒謬,哈拉雷畢竟是個可能熱死人的地方,但是在辛巴威出生、在南非求學、在倫敦接受建築師訓練的皮爾斯昂然接受挑戰。他以白蟻冷卻乾泥與濕泥構成的塔狀蟻丘方法,做為建築設計的基礎,完成了任務。蟻丘和大樓,其中有什麼關聯 ?   蟻丘內部必須維持恆溫,保持華氏八十七度,白蟻才能培養一種維生所需要的真菌,這樣做並不容易,因為非洲平原上白天的溫度可能超過華氏一百度 ( 攝氏三十八度 ) ,晚上卻可能低到華氏四十度 ( 攝氏五度 ) 以下。然而,白蟻卻巧妙的把微風從蟻丘底部,引進由涼爽濕泥構成的蟻室,再把經過冷卻的空氣送到蟻丘頂端。靠著不斷的建造新通風口,關閉舊通風口,就可以很精確的調節溫度。   皮爾斯的興趣顯然超越建築學,也熱衷於了解天然生態系統,突然間,這兩種領域交會在一起,皮爾斯跟工程師艾盧普 (Ove Arup) 合作,把兩種觀念結合在一起,開花結果。這棟叫做東門大樓的辦公室建築在一九九六年開幕,是辛巴威最大的商用與零售建築。大樓穩定維持攝氏二十度到二十四度的溫度,用的能源不到其他同樣大小建築的十分之一,事實上,老共同公司因為不設置空調機房,立刻節省三百五十萬美元。東門大樓後來變成建築界的參考標竿,有很多文章和書籍探討這棟建築,也得到很多獎。皮爾斯成為破舊立新的人,開創了建築設計的新領域──一種「模仿自然過程」的領域。   皮爾斯做了什麼事情,影響他獲致這種突破的機會 ? 皮爾斯走進了異場域碰撞點,把建築設計和大自然創造結合起來。   而你呢?是否也有如此的雄心壯志自我挑戰?   研究所轉考、跨考看這裡!                     快速取得面試、英語優勢看這裡!     ...

轉考生的另類抉擇

有很多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明知對自己目前的專業不喜歡或不適合,但卻沒有勇氣去改變現況。李開復在《做最好的自己》一書中說了一句話:「有勇氣來改變可改變的事情 … ,面對你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其實你是可以改變你自己的現況,但在於你是否選擇好了,你是否累積足夠的勇氣做自我的挑戰,「追求你的最愛」、「你有選擇的自由與權力」,而這一切全在於你自己」。   ~ 做你有興趣的事情,做能夠讓你精神振奮的事情,熱情自然就會湧上來,此時,成功自然水到渠成,如果能找到你的興趣,為你所定下的選擇去努力奮鬥,會比做任何事更快樂。   轉考生的另一項優點姑且把它稱之為「梅迪奇效應」。所謂「梅迪奇效應」:當你踏進不同領域、科目或文化的異場域碰撞時,可以把現有的觀念結合起來,形成大量傑出的新構想。 匯聚不同的範疇與文化,尋找彼此接觸的地方,可以引爆出傑出的觀念,而從中受益。 資料來源:《梅迪奇效應》, Frans Johansson ,商周出版,劉真如譯。 你踏進不同領域、科目或文化的異場域碰撞時,可以把現有的觀念結合起來,形成大量傑出的新構想。我把這種現象叫做梅迪奇效應,是出自十五世紀義大利創意勃發的時期。梅迪奇是佛羅倫斯 (Florence) 的銀行家族。 我們也可以創造梅迪奇效應,可以引爆傑出的觀念,以個人、團隊與組織的身分從中受益。我們常說應該匯聚不同的範疇與文化,尋找彼此接觸的地方,但我們更經常排斥異言、否決異見、懼怕異動。《梅迪奇效應》要告訴你,如何尋找這種能產生巨大能量的跨際觀念,使這種觀念發生。梅迪奇效應是探討這個時代的形成因素,探討你踏進不同範疇與文化碰撞的交會點時會發生什麼事,如何為你發現的觀念帶來生命。    

轉考MBA對理工類同學有什麼好處?

有很多的公司需要有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人才,這就是理工類所轉考企研所的最大的優點,當然在終身學習的理念下,理工類所的同學或其它非商管類的學生,你也可以先取得自己所屬的專業碩士學位後,再唸個企管碩士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 重新發現自己的另一個人生興趣 > 也許除了上述理由是轉考生的轉考理由外,其實,有很多的轉考生其轉考理由是轉換人生的跑道,高中時代,莫名其妙的考上大學,上了大學唸了四年,在這幾年中重新發現自己的另一個人生興趣,轉考的確能提供大學生另一個人生的重新思考點,畢竟能夠找到自己的興趣,為自己的興趣、理想目標重新定位奮鬥,也是人生的一件好事。   當然,轉考的過程畢竟不像準備自己所屬專業學科的熟悉,過程中總是非常艱辛的,需要重新摸索、瞭解,然後最後做決擇,但是,能在大學畢業前夕及早發現自己的興趣,及早做好規劃,總比你將來在職場上的轉向更容易,機會成本更低。

理工類所轉考MBA的需要準備那些科目?轉考企研所考試科目有那幾科?

一般學校的企研所會設有組別以利工轉商同學轉考,例如: 台大國際企業所丙組,考試科目為 -- 微積分、英文、經濟學、「工程數學 ( 含微分方程、線性代數 ) 、統計學 」 -- 三擇一。 政大企研所乙組,考試科目為英文、經濟學、管理學,但報考資格限 理、工、醫、農等相關學院與科系。   有些學校會以考試科目提供工轉商同學考試準備,這類學校通常會以微積分科目做為入學考試科目,所以   轉考【 企研所考試科目 】 建議理工類同學轉考企研所,以準備【 經濟學、微積分、管理學 】三個科目為最佳。   微積分是理工類同學的拿手科目,而經濟學是商學院同學的共同必須基礎學科,管理學只要跟著補習班老師,一期課下來,保證您的管理學專業絕對不輸給企管系的本科學生,因為補習班老師,尤其是管理學的老師,是超級用功的,除了會幫你整理各種考試版本的管理學教科書外,每週整理相關雜誌 -- 天下、商周、今周刊、管理雜誌,更每日會將工商日報、經濟日報等眾多報章雜誌的重要文章導讀重點整理,融入管理學上課教學中,上完一期管理學課程,管理知識保證足夠你應付國內任一校的企管研究所考試,如果你覺得還不夠扎實,企管老師還會再幫你做彙整的工作,透過 ” 個案管理課程 ( 管理實務 )” ,將上課所習得管理六大領域,產、銷、人、發、財、 MIS 一一的融入管理實務中。   綜合上述,理工類所轉考企研所其實並不困難,而最難之處是在同學的心理建設,因為轉考其實是一大考驗,除了面臨人生的一大抉擇外,接下來不同領域的學科又是另一種磨練,但是,美麗的果實總是需要辛苦灌溉,沒有一番寒徹骨,又怎能獲得梅花撲鼻香呢 ? 以大碩輔考過的轉考生,每一位同學幾乎均能如願以償進入個人理想學校就讀,以企研所準備三個科目而言,其實是不難應付的,對理工類所同學來說,只有經濟學、管理學是新學科,而微積分又是理工類所同學的拿手科目。 更詳盡理工所轉考商管所考試科目請點選以下連結 https://www.tkbtv.com.tw/front/product/toExamInfo.action?group=3&type=2813&kind=2814     

在職專班與EMBA的報考年資與資歷

在職專班與EMBA的報考年資與資歷 在職專班的年資大約二年至三年而 EMBA 約為五 ~ 六年或更高 以中央大學為例 中央大學 > 企業管理學系在職專班 學經歷 規定: 大學畢業或具同等學力 ( 詳見簡章 - 報考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篇幅 ) ,須有三年 ( 含 ) 以上的實際工作經驗者且具在職身份。   中央大學 > 管理學院 - 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學經歷規定: 分為甲、乙兩組考生,學歷為學士或具同等學力 ( 詳見簡章 - 報考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篇幅 ) 具有八年以上、碩士學位六年以上、博士學位四年以上的實際工作年資。【甲組】 ( 錄取 30 名 ) :限在公民營機構任職,且現任相關管理職務者報考。【乙組】 ( 錄取 10 名 ) :限任公家機構文職,簡任十職等以上且兼任主管,或簡任十二職等以上者。任公家機構武職,上校以上且現任主官,或少將以上軍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