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口試有哪些形式?
傳統的口試形式,多如同圖1所示,即3或5位教授面試一位學生,但是只要口試人數多,花的時間就會拉長,因此就得縮短每一位同學的平均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要展現自己,也算是一個考驗,但問題實在不容易深入,也因此,口試形式開始有了以下兩種轉變。
圖1:傳統一次一考生的口試形式
第一種轉變,係一次進去多人,如圖2所示;假設在傳統的方法下,一個人僅能進行五分鐘的口試,那麼三十分鐘便可進行六人次。因此,將這六個人一次叫進去,六個人一起口試,如此時間仍然為三十分鐘,但每個人卻經歷了三十分鐘,而非五分鐘的口試過程。
圖2:一次多考生的口試形式
第二種轉變,有人稱為跑考,如圖3所示,即第一位考在第一間教室口試,完畢後該考生進入第二間教室口試,第二位考生進第一間教室。如此讓口試教室保持滿載狀況,以節省口試時間。
圖3:跑考的口試形式
Q2. 口試時間大概多久?
口試人數與形式會影響口試時間,而每年口試的人數與形式都可能依當年的需求而變動。所以建議同學,一方面要仔細看口試通知,因為可以由每一梯次的間隔推估口試時間。或是也能藉由前一年學長姐的經驗來推估,辨識你收集相關情報的最佳途徑。
Q3. 口試時會有英文口試嗎?
除了英文自我介紹,或是使用英文問專業問題之外,也可能利用前述「一次多考生的口試形式」,給你一篇英文文獻(可能是雜誌,也能是期刊╱論文),待你閱讀的同時,先問其他同學問題,待閱讀完畢後(當然是一定時間內當場看),教授直接與你討論該文獻的內容(可能用中文,也可能用英文)。
在此同時,參與口試的其他同學則開始閱讀另一篇英文文獻。因此,除了筆試的三科專業科目外,你必須將英文與送審資料分別是為第四科與第五科,才不會專業科目過關,但在共同科目與口試過程中慘遭滑鐵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