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的不平等與PISA評量
在查詢學校放榜時,偶然看到一篇有關PISA的相關資訊,就一鼓作氣的把相關訊息稍微閱覽了一遍。然而慢慢了解詳情後,多少些感慨、對台灣教育的失落。什麼是PISA呢?簡單說就是對國際上15歲學生的一項綜和評量,分作「數學」、「科學」、「閱讀」三大類,將學生測驗成績分成六至七個等級,一般來說二等以上才算符合「具有基本素質」;五等以上的學生則一般認定有超群的能力。
台灣在這考試表現上其實一直不算差的(對比來說應該算是名列前茅),但在2015年,「閱讀」這像能力的分數突然落後許多(當然2015考試改以數位方式進行,使得閱讀項目降低許多有一定關係),但最值得注意的其實是「高分群」與「低分群」的相對落差『仍』不斷擴大。
早是在2012年PISA成績出爐後(PISA為三年一度考試),就有學者呼籲台灣的城鄉差距甚大,應設法做出改變。然而2015的成績顯示,光就閱讀這塊,落在二等以下的學生,更從原本的12.7%,一步提升到17.2,另外兩科也可以說是有增無減。
偏遠地區與數位落差對教育的影響
難道這之間的差距是巨大到難以消瀰的嗎?雖然這跟在準備研究所考試的各位或許較掛不上勾,但其實這不就應該算是一種資訊不對等(例如辦學最好的芬蘭,一般來說PISA成績呈現常態分佈;台灣、新加坡則是高分群多,且高、低分群落差大)。舉之前被票選出最荒涼的暨南大學、東華大學、嘉義的東華大學、南華大學等,相比之下在學校內一定還是有網路可以供學子使用。但你不知道的是那些「幾乎沒有使用網路」的人們,根據教育部統計的「城鎮e化發展程度5分級類」,那些位於四、五級區域的像是新北石碇、石門;南投鹿谷、中寮甚至是外島的各鄉鎮,或許在現在社會中,使用不到網路,不僅僅更容易與社會脫節,在教育上更容易落於人後。
美國著名新聞觀察家湯馬斯.佛里曼(在台熱門出版書籍為:『世界又平又熱又擠』),在PISA成績剛出來的時候就寫了篇文章表示,未來世代的人們,一定要有「終身學習」的精神,因應網路的發達,資訊取得相對容易,人們要有的反而是「自主學習的精神」;「數位落差」在各地方政府、網路發展的趨勢下,勢必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誰能有動機、毅力、熱情去取得各式各樣的新知識,去使用隨手可得、便宜的科技與資訊,才會是未來的贏家。
考研究所當然也是破除知識不平等的一條道路,只是頂尖大學研究所畢竟不是條康莊大道,人人都可以輕鬆上榜的。大學專業知識若沒有名師引導、整理,要面對教授出的千變換化的考題可說是相當困難。過去學子們往往依賴補習班名師,偏遠地區的學子常常得花很長的時間在通勤上,唸書的時間自然比別人少了一截。
網路教育的新選擇
網路的出現自然改變了許多狀況,但這項改變在教育上其實進展相當緩慢(於教育、法律、政治本來就是改變較慢的體系),從199x年網路開始盛行後,過了20年,國中小仍多使用紙本的聯絡簿;學校網站E化通常很緩慢,且線上選課系統老舊,每每碰上選課又常塞車、當機不說,其實網頁設計也是相當制式傳統的版面,只是作為一個資訊提供站。反觀使用網路的先鋒,就拿2005對大眾開放的Facebook來說,早就晉級成為世界前幾大公司體系。面對保守、改革緩慢的教育產業,使用者的接受度一般還是會依賴過來人(學長姊)的經驗傳承,一樣選擇舊的模式達到安穩的訴求。現在產業不斷強調創新,但台灣的模式之下,是否有特異思想的員工會受到喜愛,又是另一個令人傷腦筋的課題。
網路教育比起傳統教育,最大的特色在於其開放性、自主性、資源豐富性以及其互動性高,更有利於實現教育的普及化,也是現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的推手;哈佛推出的 CS 50 課程,讓同學可以不受時間、衝堂的限制了解電腦基礎知識,卻也是號稱「最難」的課程,12周的課程內擠進各式程式介紹、演算法、資料結構、資訊安全等,讓修習此門課程的同學感到異常充實。應屆考生相對而言是相當幸福的,許多已到職場、非應屆的考生或許比起偏遠地區學生,多背負了經濟、職場甚至家庭壓力,時間自然也比較難自由掌握應用,網路線上課程在不斷普及化下,相對於以往函授,已日新月異,讓更多想要補習的學生多了一種選擇,若能配合網路的易用性,讓同學與老師也能透過網路互動,勢必也會是網路教學下一個關鍵趨勢。
TKB 大碩金榜課程: 了解課程
延伸閱讀:
湯馬斯·佛里曼
PISA (Taiwan)
PISA簡介:PISA評量主要分為三個領域: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及科學素養。在PISA裡所謂的素養包含知識(Knowledge)與能力(Competencies)。以15歲群(即國中三年級生與高中一年級生)為調查對象,主要目的在評量學生們在完成義務教育之後,是否能夠掌握社會所需的知識與能力。(來源)
網路教育
最多學長姐推薦,考上研究所,唯一選擇TKB大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