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7的文章

PTT 研究所版 上榜心得統計

PTT心得統計 PTT研究所版(Graduate)一直也是考研究所的學子們一個指標,三、四月份同時上線的人數都可以來到200~300左右,其中不乏問找指導教授、上榜學員心得分享等對考生實際有用的議題。我認為看上榜心得分享最重要的是幫自己「做好心裡建設」,了解真正上榜學員是怎麼做「時間規劃」、「讀書計畫」,如何準備每一個科目的小撇步、需不需要補習等,都對同學很有幫助。 另一個PTT的妙用就是榜單訊息相當快,往往都有熱心群眾在第一時間就發布榜單消息(甚至常常會有學校的小道消息),也是考生們接收資訊的一個好去處。在這樣同溫層非常相近看板,也有個常見的推文現象,就是大家很喜歡推「有推有上榜」,蔚為形成一股特殊風氣。而文章的數量、內容或是標題也都可能輕易的帶出一個「風向」,若認真研究,搞不好還可以比對歷年率取人數、不同科系報名人數等等的關聯性。   有鑑於三月份真的看了不少學員心得,其中也不乏相當厲害的學長姐(例如準備三天考上資工(其實是極少數例子,千萬不要學),或是許多上榜學員都還會Show出自己的成績,讓許多鄉民跪成一片*),我覺得統計不同科系上榜心得、文章分享多多少少能反應出社會趨勢,就順手複製貼上加上Excel表格拉一拉,想要知道結果,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張簡單的結論圖:   統計內容 此表根據Ptt研所版(三月份),心得分類文章數做簡單統計,以搜尋「心得」結果文章做數量統計;再以標題為指標做「科系」的Coding。若標題看不出來,則進入內文找出關鍵字;標題有心得,但實際無進年內上榜同學心得文章則是作無效(不統計)。科系分類時,考科、研究內容較為相近者是作同一類,是情況將僅有一、兩篇的文章分作其他(理工相關)、其他(商管相關)兩類。   可以看到今年三月份文章數量來到104篇,比起前兩年都多了不少,反應台大研究所報考人數,比起前量年也是些微增加。而科系文章中,電機、資工等理工科系長年累積篇數多,且穩定分享;相比於報考、錄取人數較少的法律相關系所,反而有相當多的心得分享(2017年10篇、2016年6篇、2015年11篇,都位列前三名)。許多上榜學員其實也紛紛表示最適當的準備時間約莫就是在三下這個時段,花一年左右,從基礎開始打起(從頭開始念一次、循序漸進開始複習、做考古題等),這樣上榜的學員心得也是最為多見的。   比較各科系的佔比,...

106/2017 研究所查榜 提供您全國最快速研究所榜單交叉查榜!

  研究所考試交叉查榜,全國最快速研究所交叉查榜 研究所榜單查詢 有研究所一般生、研究所推甄、研究所在職專班   點選以下連結就可進行交叉查榜   研究所 - 交叉查榜 (最新放榜學校請使用底下連結)   已放榜學校: 師範大學:3/31放榜  榜單連結 台北科技大學:3/31放榜  榜單連結 陽明大學:3/30放榜  複試榜單連結 台灣大學:3/28放榜  榜單連結 政治大學:3/28放榜  複試榜單 成功大學:3/27放榜  複試榜單 清華大學:3/23放榜  複試榜單 交通大學:3/17放榜  複試榜單 台北大學:3/17放榜  榜單連結 台灣大學:3/10放榜  初試榜單 、 需複試榜單 中正大學:3/10放榜  初試榜單 、 需面試榜單 中央大學:3/10放榜  第二階段放榜 中興大學:3/10放榜  第二階段放榜 台科大:3/09放榜   口試名單 、 第二階段放榜 台聯大:3/08放榜  榜單連結 台灣大學:3/08放榜  榜單連結 政治大學:3/07放榜  榜單連結(無口試組) 、 榜單連結(有口試組) 成功大學:3/03放榜  榜單連結   交通大學:2/24放榜  榜單連結 清華大學:2/23放榜  榜單連結 中山大學:2/17  准考證查榜 (2/16即公佈) 全部榜單 中興大學:2/17  全部榜單連結 中央大學:2/17  無口試榜單連結 、 口試榜單連結   將陸續更新!並將榜單第一時間連結到文章內!   TKB 大碩金榜課程:   課程諮詢    106年(2017) 研究所簡章 總整理     台大政大商研、...

材料所簡介、材料所就業方向、材料所考科組合

材料所簡介 ►更多理工所介紹   詢問課程資訊   擁有句話說,人類的歷史就像是一部材料的發展史:從彩陶文化時期的陶板、工業時期的金屬產品、一直到近代高溫超導體及半導體材料、甚至是未來興起的各式材料元素;材料的演進,代表著人類的進步,也顯示出人們與材料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而材料屬於基本科技,衍生出的應用可說是包羅萬象,包含電機、機械、化工、物理、化學、生化等,因此我們可以說材料科技就像是科技的根基,根基要穩固、相關應用才得以成長茁壯,也才能帶給人們更大的發展與進步。 《系所領域》 雖然材料所之研究領域廣泛,但一般而言材料所的研究範圍大致涵蓋金屬材料、電子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奈米材料。金屬材料重點為金屬的提煉、鑄造、加工、銲接等一系列的製造過程,研究金屬材料的應用;電子材料是研究光、電、磁等基礎電子元素的應用;陶瓷材料則是深入探討陶瓷製程、微結構分析與性質測試,以發展出更精密的陶瓷技術;高分子材料主要研究高分子化學構造、型態與材料性質間的關連;奈米材料在近年來相當受到重視,是根據物質在奈米尺寸下之特殊現象,有效地將原子或分子組合成新的奈米結構;材料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配合不斷的研究與發現,是材料所人才重要的使命。 《學界熱門》 材料工程屬於基礎學門,因此許多大專院校皆有設立,由於材料工程又多細分許多不同的研究領域,大部分學校之材料工程研究走向,多會伴隨該校定位而有所調整,加上早期教育部曾針對不同學校,有給予不同領域的發展計畫,例如清大材料系發展電子材料,成大材料系發展陶瓷材料等,故不同的學校,材料工程的系所定位發展便會有所差異。近年來學界的另一趨勢,則是偏向化工與材料之整合,由於化工研究走向逐漸偏向材料領域,故產生許多化工與材料結合的研究所,雖然強調整合,但此類研究所,仍多以化工為其研究主軸。 《考情新知》 在最新考試情報方面,材料所的考試以筆試為主,並以英文出題為主要趨勢,此外加考英文為目前應考的最新趨勢,部分學校英文不予計分,但要求考生必達到最低門檻才有錄取資格,部分學校則是將英文列入考試成績,用加權方式與專業科目成績來計算考生的總分。無論如何,由加考英文可知,目前的學校與產業界對同學英文能力重視的程度,同學不可不慎。   特別請考生注意的地方,則是材料所的考試科目較多,尤其是欲報考清大與成大材料所的同學更要特別...

開啟研究生的生涯,你下對決心,做對的決定嗎?研究生進退維谷的兩難。

開啟研究生的生涯,你下對決心,做對的決定嗎? 今天在整理放榜文章的時候,突然看到有學生在PTT上抱怨一天到晚要幫老師處裡一些雜事,不免回想起之前研究所生活的種種,現在回想起來真晃如隔世,有點對那種整天埋沒在論文、Paper、Meeting的日子感到不可思議。然後看了念研究所時整理的書籤,發現一篇古早的好文,連結卻隨著Yahoo部落格關閉消失的文章,好在網路上仍有此篇文章的備份,這邊就用原文轉錄的形式分享給大家:   希望各位準研究生(或是研究生、大學生們)能在閱讀本文的時候有些見解。有些事情提早知道、規劃,會讓你這兩年或是接下來的人生裡,少走很多冤枉路,真正的透過研究所的歷練,將自己培養成Top 2%的人才,而非就是求得那張畢業的文憑,到頭來去不知道自己這兩年汲汲營營究竟是為何辛苦為何而忙。文章不得不說有點長,不如在晚上睡前靜下心來慢慢讀完,絕對對你會有幫助!   本篇為轉錄文章,原作者為王祖龍(佛光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原文出處 (已失效) 在人生規劃上進退維谷的研究生 很多人認為研究所與研究生近年來數量的增加不僅是時勢所趨,也提升了國民素質與研究能力。在不很久以前,研究所作為一個高等教育機構,在許多人的眼中是一個距離很遙不可及的地方。對目前三十歲以上的人,連大學都要擠破頭才能進得去了,更何況是進研究所就讀?對上一代的學生而言,研究所是給那些少數聰明的、有志於學術的、以後要到大學教書的人去的地方。因為那裡專門去搞一些沒人能懂得理論,成天講一些摸不著邊的大道理。   相反地,對於三十歲以下的人,隨著大學錄取率提升,唸大學變成是易如反掌的事。對他們而言,到大學報到像升國中、升高中一樣自然。雖然義務教育只有九年,但似乎每個人都有要唸到大學甚至研究所的義務。老實說他們也不知道要唸些什麼,就一股腦地跟著別人的屁股走。研究所一方面對他們而言是理所當然的下一步、一方面碩士學位似乎也有些未來求職上的價值。於是研究所,原來是一個代表學術的、高尚的代名詞,變成了一種實務的、必須的去完成的另一個學業階段。   很多人形容這種情況為研究所的大學化,並認為大開教育窄門與學生數量大增的結果就是賠上了學生的素質。這種觀察一點都沒錯,但作為研究所的老師不大有資格去抱怨學生素質,能做的只有跟學生好好溝通到底...

土木所簡介、土木所就業方向、土木所考科組合

土木所簡介 ►更多環工/土木所介紹   詢問課程資訊   土木工程內含廣泛、多元,從房屋建築、交通運輸、水利與環境工持都屬於其範疇,其課程最主要的目標在培養專業的土木工程人才。後續土木工程出路多為工程顧問、營建公司等。 《系所領域》 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民生的起飛,首要完成的就是工程建設,這些攸關經濟民生的工程建設包括了交通建設、水霸興建、機場建設、港口建設、大樓興建、工廠的興建等,以上這些重要工程建設都少不了士木工程師的參與。因此,土木研究所研究領域可包括了下最幾個組結構工程組、大地工程組、水利組、測量組、交通組、營運管理組。 《學界熱門》 此處就各組學界研究範疇做簡單介紹(資料來源:成大土木研究所)   1.結構工程組 結構工程在營物主體、結構物;有關設計的安全,從房屋建築、水壩、橋等主體樑、柱、牆等結構的安全設計,都在結構工程組的範疇。   2.大地工程組 結構之基礎、地質之調查、隧道之開挖等,結構物的穩定性及土壤穩定研究皆是本組研究的領域。 大地工程的研究專注於:工程地質、土壤力學、土壤力學、土壤工程及岩石工程等。   3.交通工程組 交通建設是最主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土木工程的指標建設項目,與日常生活更是息息相關,其領域包含鋪面工程、交通工程、軌道運輸系統、電腦輔助工程等。   4.結構材料組 結構工程及營建材料。主要之研究領域是為(高性能)混凝土結構及材料,其結構之靜、動態行為試驗與模擬等。   5.工程管理組 使工程能依規劃之時程、品質完成這是營建管理工程師想達成之任務。土木工程設施之建造與營運是經可行性研究、規劃、設計、採購、施工、維護等階段,由不同專業如交通、大地、結構、材料等人員分工合作完成,並以品質、成本、進度為三大基本目標。若要滿足此等需要及目標,上述各階段各專業皆需要訓練良好的人才參與。 《就業分析》 土木以及環工等專業應該是依各國家的常態大量需求人才,過去台灣有兩大波國家帶動的基礎建設計劃:十大建設、十二項建設等 近年來,也有第二高速公路、北宜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東西向快速道路等重大工程陸續展開、 施工、完工中。因此土木工程這學群研究所畢業後,可以進入土木、營建、水利等工程界擔任 規劃、設計、施工等高...

法國女孩在台灣

法國女孩在台灣 許多人嚮往國外的生活,卻忘了台灣本身就是個多采多姿的生活圈,不管是念大學、研究所的你,都來看看這邊外國女生在台灣拿到政治學學位的自身心得吧! 本篇為翻譯文章, 原文出處 來自法國的Clara Philipp獲得了台灣大學(NTU)的政治學學士學位,她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當初她如何做出這個選擇,以及在外國文化的異鄉是如何體驗到像「家」一樣的感覺。   台灣和法國差異之大,是還在法國時完全無法想像的。這一連串的旅程的確就在下飛機的第一刻起充滿了驚奇。在台灣,每一天都有些特別的體驗等著我去發掘;即便是將要畢業的四年後,台北這個城市仍有未揭開的面紗。這裡的生活不僅是要用不同的方式,也需要完全不同的生活哲學,感覺我永遠不會厭倦。   第一次和台大近距離接觸是在宜蘭高中修為期一年的語言學程,因為TOEFL考試的需要,我造訪了讓我印象深刻的校園,尤其是台大的圖書館和運動中心,這裡的感覺就是讓學生盡情地擷取所需,發揮無限潛能。   我熱切地想攻讀政治學,我熱愛中華文化、他的語言。台大就是一個結合學門與文化地最佳場所。當然一開始要能跟上用中文上的課程是有一點困難,但這選擇,一定會讓我中文進步的速度快過選全英文授課的課程。   這趟求學之旅最愉悅的莫過於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朋友,離家千里讓我們彼此關係近的就像一個大家庭。我當然也和許多當地人成為好朋友,在讀了四年之後,台北就像是我第二個家。   在台灣生活非常安全,而且也相當便宜。在島上觀光旅遊是相當方便的,更別提要搭飛機到大陸也是用合理的價格就可成行。大陸是個可以用不同觀點,觀察中華文化的好機會。接下來我會回到法國進修公共事務的碩士學位,希望以我台灣的經驗,可以改進法國和亞洲各國的關係。     TKB 大碩金榜課程:  了解課程      延伸閱讀: 《外國學生在台灣》 台北唸書最吸引外國人地部份是什麼呢?不外乎就是多采多姿地生活,相對便宜地費用、QS評斷最適合大學生城市第21名...... 看更多(關於Times台灣大學排名) 延伸閱讀: 《出國唸書與否》 之前的文章已經探討過「要不要繼續念研究所?」當我們下定決心的時候,又出現一個重大的議題:「要在國內還是國外念呢?」出國深造、念國外研究所必然也是一個人生的轉捩點...

化工所簡介:化工所就業方向、化工所考科組合

化工所簡介 ►更多化學所&化工所&材料所介紹   詢問課程資訊   化學工程屬於工程領域的一環,也是許多應用科學的基礎,台大化工系吳乃立教授指出,「化工就是製程」,身為一個化工人,重要的科目當然包括了物理化學、化工熱力學、化工動力學、工程數學等,都是身為一個化工人需要具備的基本專業知識。近年來由於電子業、奈米技術技術不斷精進,化學工程也走向跨領域整合的風潮,因此提供產業界多元的人才,已是當前化工所不可抵擋的目標。 《系所領域》 先了解所唸化工所的核心本質為何?其首要建立在扎實的物理、化學、數學等基礎科學知識作底,進而加強熱力學、反應工程、輸送現象等化工專業知識,再加以生物技術、高分子科學、化工精密製程等特色領域知識為輔,這些學程最終將串起三大核心主軸,分別為 (1)尖端材料與精密製程、(2)生醫與生化工程、(3)高分子材料與奈米等三大部分。環繞建構起現今的化學工程,而上述三個核心本質也涵蓋了二十一世紀所有熱門產業發展所必須要有的技術及知識,所以化工所勢必將成為未來就業市場最閃耀的一顆星星。 《學界熱門》 由於化學系所屬於半導體以及光電產業需求量最大的六大核心人才之一,因此各大專院校也大都設有化學系所,以96學年度為例,就有超過30所以上的化學類相關系所可供同學報考就讀,以民國96學年度為例,化學所也擠身成為目前碩士生在學人數的第15名,可見學界重視化學界之程度自然不在話下。 《考情新知》 就化工所的考試來說,有化工獨有的「單元操作」,並與結合了探討三大物理現象 (流力、熱傳、質傳) 的「輸送現象」合併為一科,另外有熱力學、動力學、工數等等,而有些學校如台大、交大等,會把熱力及動力學合併為較為籠統偏於化學的「物理化學」一科。既然知道了這些科目是我們身為化工人必備的知識,那更當應該好好地將其準備好,一方面做為升學必要的知識,另一方面也逐漸地為自己踏出社會累積實力。   對於「單元操作及輸送現象」這門科目,由於各學校選用版本不同,各教授們之間也有著彼此不同獨特的教學模式,讓這門科目變成了一片茫茫大海,學生們根本無法在其中找尋到學習的方向及目標,這也是對於大學專業教育最讓人詬病的一點。但林隆老師卻匯集了各種不同原文書版本,自己吸收後再經過粹煉,以簡單準確的方式,撰寫了自己的講義課本,使原本摸索的同學們可以在這學科中找尋到真正的學習之...

醫工所簡介:醫工所就業方向、醫工所考科組合

醫工所簡介 ►更多系所介紹   詢問課程資訊   醫學工程廣義而言,就是將工程師與醫學家做結合,發展延伸出更新的技術與設備,以造福廣大的人群;醫工所領域便是整合工程、物理、數學、工程技術、生物醫學科技、與臨床應用而形成的一項跨領域工程科學;醫學工程是成就醫學領域的重要推手,沒有醫學工程的後盾,便無法實現醫學普及的目標;醫學科技不斷精進,我們可以很肯定地說,醫學工程的高級專才,是永遠不退流行、也是永遠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系所領域》 醫學工程研究所的領域,依照其研究方向,大致可分為以下五組:(1)醫學材料(2)醫學電子(3)醫學機械(4)醫學資訊(5)臨床工程等。研究內容則包括醫用陶瓷及複合物材料、高分子生醫材料、藥物傳輸系統、奈米材料、骨科生物力學、人體動作分析、電腦輔助手術、義肢與矯具學、復健器材發展、高齡長者與身心障礙者照護工程學、:醫學診斷儀器、醫學治療儀器、保健電子儀器、醫學感測元件與技術、醫用微感測器、醫學影像處理、生理訊號處理、醫療資料庫、醫學網路、虛擬實境、遠端醫療、細胞與組織工程、超音波熱療、生醫光電、生物晶片資料分析、醫學醫料庫處理等研究,可說是非常包羅萬象。 《學界熱門》 醫學工程雖是跨領域之學門,但仍隸屬於工程學院底下,目前擁有醫學工程的學校雖然不多,但量少質精,通常為學校設有醫學院及理工學院較易設立,如台大、陽明、成大等,由於醫學技術先進,因此醫學工程除了必須擁有一定的醫學知識,同樣也需要精進的工程研究能力,學界在培養醫工高級人才時,便會投注更多的心力栽培,以期許學生在畢業之後,能順利與當下的醫療技術順利接軌。 《考情新知》 在最新考試情報方面,醫工所的考試以筆試為主,但由於醫工所學校多為國立知名大校,因此加考英文已成為目前應考的最新趨勢,部分學校英文不予計分,但要求考生必達到最低門檻才有錄取資格,部分學校則是將英文列入考試成績,用加權方式與專業科目成績來計算考生的總分。無論如何,由加考英文可知,目前的學校與產業界對同學英文能力重視的程度,同學不可不慎。   此外,由中央、清華、交通、陽明四校所組成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已開始展開運作,考生只要一次報名、一次筆試,就可以同時擁有選填多個校系所別做為就讀志願的權利,醫工所也在聯招行列之內。雖然這四校之研究所考試採行聯合招生制度,但各校仍保有獨自招生之名...

生化所簡介:生化所就業方向、生化所考科組合

生物生化所簡介 ►更多化學所&材料所&生化所介紹   詢問課程資訊   生物生化顧名思義,就是研究人類與動植物基本學理的一門學問,拜科技進步所賜,生物生化的知識經由運用後,造就了目前當紅的生技科技。而生物生化是一門廣泛的學問所組成,從大自然的規律探討到生命的本質,都離不開生物生化領域;應用範圍更廣及醫藥、食品、環保、能源等工業,以及農、林、漁、牧、海洋等產業,除了代表生物生化領域包羅萬象外,更顯示出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重要性,以及延伸後多重領域的延伸性,生物生化在面對未來研究成果不斷精進的同時,專業的人才,勢必會持續造成產業尋找的求才目標。   生物科技是影響本世紀產業發展最重要之關鍵技術體系之一,發展至今是結合了物理、化學、醫學、生物、藥學、電子工程等各領域的科學與技術,而國內生科系所因學校的學術發展軌跡不同,各自延伸出不同特色:   1. 偏醫學研究,如陽明、台北醫學、高雄醫學、嘉南藥理科技等大學。 2. 偏動植物或生態學,如中興、東海等大學。 3. 偏綜合發展,如台灣、成功、清華、交通等大學。 《系所領域》 生物生化所主要研究遍及理工、醫學、農林漁牧等方向,研究領域包含 (1)生物醫學 (2)生化分子生物學 (3)動植物及微生物學 (4)組織生物學 (5)環境生物學 (6)生物科技學等 可見生物生化學分支眾多,本類所包含生化、生物、生科、生命等系所,系所下之組別又有更細部的區分,加上產業市場一直對本領域有需求,可知本系所發展勢必無可限量。 《學界熱門》 由於領域廣泛之緣故,因此不同學校也將生物生化所歸類在不同的學院之內,如理學院、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等,同學在選擇系所報考時,則需要多加留意,以選擇最適合自我屬性的學校。   在學界方面,已有不少學校成立生化所、生科所等相關研究所,其能積極培育具有生化(生科)專業人才。就目前國內生化所(生科所)的專業應用、進修學習上,是非常廣泛的,其研究既可滿足教學研究也可滿足生物科技產業的需求,又因為研讀生化所(生科所)的學生,於就業方面,一進入職場便可以投入生物科技產業研發及教學研究,因此相當受業界的歡迎,進入業界的待遇也不低,根據報導,研究所學生每月待遇約為34,000~50,000元等。就業市場上,可選擇的行業相當廣泛,舉凡政府機...

偏遠地區學子的隱憂-由PISA評量借鏡

台灣教育的不平等與PISA評量 在查詢學校放榜時,偶然看到一篇有關PISA的相關資訊,就一鼓作氣的把相關訊息稍微閱覽了一遍。然而慢慢了解詳情後,多少些感慨、對台灣教育的失落。什麼是PISA呢?簡單說就是對國際上15歲學生的一項綜和評量,分作「數學」、「科學」、「閱讀」三大類,將學生測驗成績分成六至七個等級,一般來說二等以上才算符合「具有基本素質」;五等以上的學生則一般認定有超群的能力。   台灣在這考試表現上其實一直不算差的(對比來說應該算是名列前茅),但在2015年,「閱讀」這像能力的分數突然落後許多(當然2015考試改以數位方式進行,使得閱讀項目降低許多有一定關係),但最值得注意的其實是「高分群」與「低分群」的相對落差『仍』不斷擴大。   早是在2012年PISA成績出爐後(PISA為三年一度考試),就有學者呼籲台灣的城鄉差距甚大,應設法做出改變。然而2015的成績顯示,光就閱讀這塊,落在二等以下的學生,更從原本的12.7%,一步提升到17.2,另外兩科也可以說是有增無減。 偏遠地區與數位落差對教育的影響 難道這之間的差距是巨大到難以消瀰的嗎?雖然這跟在準備研究所考試的各位或許較掛不上勾,但其實這不就應該算是一種資訊不對等(例如辦學最好的芬蘭,一般來說PISA成績呈現常態分佈;台灣、新加坡則是高分群多,且高、低分群落差大)。舉之前被票選出最荒涼的暨南大學、東華大學、嘉義的東華大學、南華大學等,相比之下在學校內一定還是有網路可以供學子使用。但你不知道的是那些「幾乎沒有使用網路」的人們,根據教育部統計的「城鎮e化發展程度5分級類」,那些位於四、五級區域的像是新北石碇、石門;南投鹿谷、中寮甚至是外島的各鄉鎮,或許在現在社會中,使用不到網路,不僅僅更容易與社會脫節,在教育上更容易落於人後。   美國著名新聞觀察家 湯馬斯.佛里曼 (在台熱門出版書籍為:『世界又平又熱又擠』),在PISA成績剛出來的時候就寫了篇文章表示,未來世代的人們,一定要有「終身學習」的精神,因應網路的發達,資訊取得相對容易,人們要有的反而是「自主學習的精神」;「數位落差」在各地方政府、網路發展的趨勢下,勢必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誰能有動機、毅力、熱情去取得各式各樣的新知識,去使用隨手可得、便宜的科技與資訊,才會是未來的贏家。   ...

陸續放榜,研究所補習可以給的最大幫助

等待放榜的心態 最近許多學校陸續都放榜了,相信許多人要嘛是已經有學校念,要嘛就是還在專心的準備第二階段複試(口面試)的部份,當然也有俗稱的+365的同學,畢竟單就資工系所來看,報考四大的同學就超過一千位,但實際錄取人數就是兩百多個,率取率擺在眼前,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不得不說研究所考試還是有些許的運氣成份,有些系所可能就4-5題申論,若是剛好有一兩題沒抓到重點,或者因主觀意識被老師改的較為低分,這間學校可能就與你擦身而過。當然對準備充足的同學來說,就算一間學校錯失了,一定還有其他的學校可以率取,往年經歷會發現許多學生可能中字輩學校落榜,卻出現在台大榜單很前面的位置,所以目前還沒上榜的同學,真的不要放棄(文章出爐時間,台大尚未放榜)。   除了心態正確之外,在考研究所的這一年左右的時間,其實有兩個東西是格外重要,一是你 考試的戰友 ,二是在你背後支持,不斷塞給你 學習知識的老師 (當然我們就暫時不討論支持你的爸媽、家人,身後義無反顧支持的男/女朋友等等)。達人看過許多考試的戰友全部一起上榜的讀書會,也有一個讀書會四五個人僅有一位榜上有名,隔年再考時剩餘的成員全部都上四大的例子。其實就是考生最了解考生的甘苦,不論是沒日沒夜的唸書(除了學校上課、期中期末考,幾乎都在圖書館、補習班或是這段路程待過),還是需要抗拒很多外來誘惑,像是同學聚餐都得婉拒、部份外人的冷言冷語要忽略......。若是找到個性、目標一致的戰友,往往在你唸書碰到瓶頸時,互相鼓勵扶持,就會是進續前進的最大動力。 老師的功用? 另外達人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有沒有一個「真正關心考生」的老師了。現在許多補習班老師會留給學生信箱、電話個人臉書或是line等聯絡資訊,就怕你在深夜解不出某個難題卡關的時候、得知某間學校沒有上榜的時候,需要一個人聊聊紓解壓力。考試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很個人的,老師用盡畢生所學教導你解題技巧、考試重點和整個大觀念之外,絕對也有很多個人秘訣或是一些經典的語錄影響同學很深。但是不是真的關心學生卻很難評斷,日前在某些老師臉書上,看到一些令人振奮的文章( 詳見TKB官網 ,文末也提供老師FB連結),我才恍然大悟,啊,這不就是老師存在的真正價值嗎?   專業的部份就跳過不說,老師可以給的額外資源其實就是學長姊的協助和最即時的士氣鼓舞(備取到多少也可以從老師那邊知道)。有複試的...

世界書香日X研究精神

國際書香日 第一次聽到「國際書香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應該是在兩千年初的Facebook上面,有人分享著一篇文章:「要人們把手邊的書翻到第23頁(之類的)把第二段第二個部份的文字打出來分享在自己的塗鴉牆上。」除了可以知道你周遭身邊朋友都讀些什麼書之外,有點虛榮心作祟地,你會看到有些人很坦然的甚至貼了X週刊的文章,有些人貼上某詩集,或是論文的段落,甚至也看過補習班講義解題!至少那一次,大家都把焦點重新聚回書本上,回味咀嚼後才打出來和大家分享閱讀的樂趣。   國際書香日之由來 維基百科是寫著「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其實是1995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定於4/23日,在這天許多企業會舉辦義賣、贈書;圖書館啟用等等活動來紀念這天,到底是因何而起呢?其實不光是英國的莎士比亞,西班牙的賽萬提斯都是在1616年4/23這天逝世,且文豪莎士比亞也是再同一天出生;在中國則有南宋理學家於1200,4/23歿。許多當代文學家如納博科夫、哈爾多爾·拉克斯內斯、莫里斯·圖翁的出生或死亡都跟這一天有關連,所以這天被聯合國選為「世界圖書日」,就是為了鼓勵人們重新找回閱讀的雋永,發覺圖書之樂。   不過在英國(同時也在愛爾蘭舉辦),為了和英國的聖喬治節(和偶而復活節衝突)區隔開,在1998起於三月的第一個禮拜四舉行(剛好就是今天呢!),由當時的英國首相Tony Blair在Globe Theatre發起,數百萬UK的學子會收到一個World Book Day Book Token,可以在任何書店買書的時候折價一英鎊,接下來甚至也推出一元紀念書籍等活動,體現了讀書不分貴賤的精神。 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想必許多考生在這個時節應該還沒有太大的壓力,許多前段國立學校第一階段都已經放榜,而需要準備第二階段口試的則是如火如荼地在模擬面試、找相關資料或者對自己專題再做加強。讀書?或者是念研究所的目的不正好是水乳交融的事情嗎?許多商管學院本就應該了解時事,增加自己的背景知識,以在不時之需時可以派上用場;而理工學院的也該了解社會脈落才能知道自己的研究方向對未來的建樹。除了教科書外,或許我們該放下手中講義、筆記,回頭去找找那些你曾經有興趣、未曾翻開過或長久被冷落在書架上的那一本,隨手翻開看個幾頁,試圖在匆忙的研究所形成中脫身,透過書本,把自己沈浸在另一個世界中...